近期,巴拿马运河持续干旱的问题仍在恶化,船舶通行限制要求继续收紧,每日通过运河的船舶持续减少,此外运河通行费的上涨,极大增加班轮公司的运营成本。
鉴于此,地中海航运(MSC)和达飞集团均宣布,将收取巴拿马运河附加费,以缓解经营压力。
两大班轮巨头收取运河附加费
MSC表示,为应对巴拿马运河日益严重的运力削减,将对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货物收取297美元/TEU的附加费,将于2023年12月15日起实施。
MSC进一步强调,2023年第二季度,巴拿马运河管理局(ACP)决定将吃水深度从14.94米减少到13.41米。
尽管过去几个月采取了多项节水措施,但该地区降水不足正在影响运河的水位。
ACP则表示,将持续削减每日船舶通行数量,同时保持船舶低吃水深度,这些措施将持续至2024年9月底。
而这些限制和此前上调的运河通行费,对MSC的整体运营成本产生了直接影响。
此前,航运媒体的一项分析表明,预计从2月份开始,每天通航量将减少到18次,通过运河船闸的超巴拿马型船每日运力可能会低于设计运力的50%。
具体调整方式为阶梯式下调:从11月3日起,通行船舶数量下调至每日25艘;11月7日起,下调至24艘;12月1日起,下调至22艘。
2024年1月1日起,下调至20艘;2024年2月1日起,下调至18艘。
据了解,巴拿马运河的正常吃水深度为15.24米,吃水深度下调后,大型集装箱船的运量将比正常运量减少约40%。
此外,据官方数据显示,巴拿马运河7×24小时全年运营,每年有13000~14000艘船舶使用该航道。
ACP的这一调整措施,将增加全球货物运输成本,同时造成长时间的运输延误。
此外,达飞已宣布巴拿马运河附加费的新标准。
其在一份客户通知中提到,巴拿马运河的通行限制已经对运营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将从2024年1月1日起,适用新的巴拿马调整系数,标准为150美元/TEU。
巴拿马运河干旱加剧
当前,持续干旱对巴拿马运河乃至全球贸易的影响正在升级。
不久前的一次船舶优先通过权拍卖价,也就是“插队费”更是创下了近400万美元的纪录,大幅抬高了过境货物运输成本。
通常来说,巴拿马雨季通常从每年5月开始至11月结束。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持续干旱天气继续影响着加通湖降雨量和支流河流的汇入。
对此,巴拿马政府一方面采取节水措施。
比如将原巴拿马船闸的用水进行交叉填充,即将一侧船闸舱内的水重新用于另一侧船闸舱内,将左右双向通行的船闸内的水进行互导,这种操作可以为一次开关船闸操作节省50%的水量。
还在新船闸旁边修建了蓄水池,建立了一个新型船闸水回收系统,将新船闸内的水通过蓄水池进行重新利用,节水利用率可以到达60%。
此外,船舶通行运河的编队计划也开始进行优化,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每个船闸内的用水,并容纳最多数量的船只。
另一方面采取通行限制。鉴于未来几周的降雨量预测,今年剩余时间的降雨量将比往年要减少38%;
巴拿马运河当局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减少每日船舶通航的数量,以推迟对船舶的热带淡水吃水减少到目前的44英尺(约13.41米)的需求。
此外,据Marine Traffic数据显示,巴拿马运河大西洋一侧船舶的等待时间比上周平均增加30%,从0.4天增加到0.6天;太平洋一侧船舶的等待时间增加到2.2天。
Marine Traffic北美负责人表示,在巴拿马运河当局压缩通行计划表的同时,运河太平洋一侧平均每天有26艘商船抵达,运河大西洋一侧平均每天有8艘商船抵达,船舶待通航的时间增加,船载货物送达延误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
来源:外航运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以下简称贸发会议)在近日公布了“2019全球B2C电商指数”排名报告。B2C电商指数所衡量的是一国发展电商市场的准备程度。
有151个国家纳入了此次全球B2C电商指数排名,该排名是根据四项指标的平均值计算得出:金融机构或移动货币服务提供商的账户持有人比例分布,互联网使用率、邮政可靠性以及服务器的安全性。
在全球电商指数排名中,排名前10位的国家中有8个位于欧洲,其中荷兰位居首位,紧随其后的是新加坡和瑞士。
贸发会议技术和物流司司长Shamika Sirimanne表示:“荷兰在大多数指标上都展露了超常的表现,尤其是其服务器(电商店铺的代理)安全性方面在所有参与排名的151个国家中高居第一。该国的网购人数比例也高居全球第二,且有76%的网购者年龄在15岁以上。”此外,荷兰于2016年就已拥有4万多家纯在线零售商,这一数字在欧盟国家中排名最高。
根据贸发会议所公布的电商指数显示,阿联酋在互联网使用率和账户数量方面表现出色,是第四大最适合发展电商市场的发展中国家,“但在服务器安全性和邮政可靠性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阿联酋在这份报告上的全球排名为第33位。
据贸发会议的报告称:“阿联酋具有电商市场发展潜力的一个迹象是亚马逊于2017年5月以5.83亿美元收购了阿联酋在线零售商Souq.com;另一个信号是斥资7.35亿美元打造的迪拜CommerCity,这是中东和北非首个专门的电商园区。”
根据国际评级机构Fitch旗下公司Fitch Solutions Macro Research的一份报告,中东电商市场正以全球最快的速度增长,且该国电商销售额到2021年预计将翻一番,达到488亿美元。阿联酋的电商支出将暴增170%,从2017年的97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271亿美元,这意味着该国将成为全球电商市场领先的国家之一。
根据贸发会议的全球电商指数排名,新加坡是最适合发展电商市场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其次是中国香港和韩国。然而,阿联酋的网民比例最高,占该国人口的95%。据报告称,“排名前10位的发展中国家中,除一位以外,其他都来自东亚或西亚地区,且都属于中高收入国家或高收入国家。”
据贸发会议的报告称,由于沙特阿拉伯拥有波斯湾地区最大的B2C电商市场,所以该国在前10大发展中国家中排到了第10位。报告还提及“在2017年的一份报告中,沙特阿拉伯政府提及了该指数以及本国该如何提高其排名:‘沙特阿拉伯可以提高银行和信用卡普及率,以及优化互联网服务器(每100万人同时在线)的安全性,由此来提高排名’”。
今年6月,全球支付公司Visa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阿联酋超过2/3的购物者现在乐于进行网购和在线支付,其中信用卡支付是他们网购的首选支付方式。
(来源/雨果网)
听说,亚马逊也要准备开拓瑞士站了,并有望成为第六个欧洲国家站点。是什么吸引了亚马逊?瑞士究竟有怎样的电商潜力呢?
·国际展望:瑞士消费者的跨境购物能力为全球最强,而中国则是最受欢迎的网购目的地之一,约61%的网络购物者(即310万人)会进行跨境购物,每年消费30亿瑞士法郎。这占了所有消费者总消费的10%,超过了瑞士电子商务收入的25%。
·成熟的扩张机会:来自联合国和Netcomm Suisse的研究显示,瑞士的国内电子商务市场扩张潜力巨大——意味着这也是外国零售商的机遇。
·数字领域发展成熟:瑞士市场高度数字化,约90%的消费者每天平均花3.4小时进行网购。
·强大的购买力:瑞士有着强大的购买能力,这促进了其跨境购物的发展。其年度人均在线消费达2,400瑞士法郎,仅次于英国。
·拥有共同兴趣:瑞士消费者的需求和兴趣与欧洲其他国家类似。瑞士市场具有多元文化特色,因而也成为了有参照意义的欧洲试销市场。
·使用相同语言:瑞士与欧洲多国使用相同语言(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因而零售商也可更方便将业务扩展至这些国家/地区。
·框架体系健全:瑞士对国际商务的强烈关注意味着在瑞士发展业务更为便利。瑞士的基础设施一流,法律框架健全,而且增值税低,仅8%。
·物流网络:瑞士地处欧洲中部,国际物流极为便利。更重要的是,瑞士拥有可靠的物流网络。
·支付方式:购物时使用发票支付在瑞士仍很常见,但信用卡支付在消费者群体中已日益普及。
瑞士:国家不大,但电子商务领域潜力巨大
瑞士国家不大,但在电子商务领域潜力巨大。瑞士市场极具国际化,虽没有加入欧盟,但与欧盟联系紧密,在商务领域方面也素有口碑。
瑞士也是一个高度数字化的国家,瑞士政府的目标是成为这一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在瑞士,16至65岁之间的群体中,有95%会经常使用互联网,有90%的人至少一次曾在网上购物。
P w C在其最新的《全零售》报告中指出,数字零售现已成为瑞士市场的“主流”。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2016年B2C电子商务指数》表示,瑞士市场已经成熟,拥有支持该市场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的所有要素。瑞士亦被列为全球最具潜力市场第九位,紧跟英国之后。但当地专家(包括电子商务协会Netcomm Suisse和邮寄商协会VSV等在内)却认为,瑞士当地商家还没有充分利用各种商机。因此,这使得经验丰富的国外零售商可从中获取商机。
瑞士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对这些商家存在着莫大吸引力。瑞士消费者的强大购买力全球皆知,这也在网上销售数据中得到了体现。例如,瑞士的年度人均消费为2,400瑞士法郎,仅次于英国,这一数据仅在过去12个月内便上升了20%。
尽管零售商经常担心需要投入许多工作来说服购物者们进行跨境购物,但瑞士市场较小,高昂的本土产品价格和有限的产品类目已让三分之二的瑞士消费者进行过跨境购物。
零售市场发展趋势:挑战与机遇并存
近来,瑞士零售市场的机遇可能并不都能让国外零售商看到光明前景,但挑战与机遇始终并存。
2015年,瑞士国家银行突然宣布解除其瑞士法郎与欧元之间的固定汇率政策。尽管与欧盟邻国相比,更高的物价在瑞士来说是常态,但瑞士法郎的强势加剧了这种情况。Credit Suisse的数据表明,服装方面的价格差距高达38%,家具方面则为26%。所以,这对国外零商来说是好消息:瑞士消费者更愿意在其他国家花钱,这一趋势被称为“消费者旅游”。
实际上,VSV最新报告显示,2015年至2016年期间,跨境销售总额增长了18%。自2012年以来,这一数额已经翻了一番。电子商务基金会的数据亦进一步证明了瑞士在欧洲跨境购物领域的前三大市场地位(仅次于卢森堡和俄罗斯)。但这种情况也削弱了消费者的信心,加剧了市场内部的竞争。许多瑞士本土零售商在电子商务转型方面进展缓慢,但他们现在正在以更具战略眼光的多渠道商业模式和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来取代价格促销。
例如,瑞士最大的零售商之一Coop与瑞士电信合作,推出了Siroop.ch——“瑞士最激动人心的电子商务项目”。这将与在线仓储Galaxus.ch(另一家瑞士零售具体Migros旗下公司)竞争。但二者均希望能够阻止亚马逊的发展步伐,尽管亚马逊并没有按常规推出本地化瑞士网站或次日达服务,但已占据了8%的市场份额。
消费趋势:跨境消费趋势渐长,便捷支付普及
毫无疑问,随着数字化在瑞士的普及,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已经发生了变化。消费者在作出跨境购物决定时,数字信息来源也越发重要。然而,口碑仍然很有影响力,信任依然是在瑞士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瑞士购物频率的增高推动了总消费(过去12个月内增长了20%)和年度平均消费(目前为2,400瑞士法郎)的增长。
与其他市场一样,时装是网上最热门的品类,在过去12个月里有56%的网上购物者在网上购买时装。但Netcomm Suisse很快指出,家居家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品类,同期内买家的数量跃升了33%。
跨境购物:在价格、现货和产品系列的驱动之下,瑞士消费者在跨境购物领域一路领先。但是,更吸引国外零售商的是他们的消费意欲比其他国家的消费者的更强。中国是最受欢迎的跨境购物目的地之一。中国的商品价格较低,吸引了许多瑞士消费者。但是,中国的跨境零售商也有不少地方需要改进,如信誉度低、交货时间过长和产品质量不佳等。
国际邮政快递公司(IPC)对26个国家/地区的跨境购物者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29%的瑞士受访者表示曾购买过一件价值超过100瑞士法郎的物品。而平均值仅为18%。最常见的产品价位为100-199瑞士法郎,这占据了他们最近一次跨境购物的18%。
最热门的跨境购物品类为服饰。但值得注意的是,消费性电子产品和计算机并不如预期受欢迎。这是因为瑞士本国零售商在这些品类占据优势,且瑞士所用的插头与欧洲其他国家不同。
支付:对于许多国外零售商来说,瑞士的支付偏好可能会让人感到惊讶。尽管信用卡和PayPal的普及相对迅速(尤其是在跨境购物者中),但购买时使用发票付款方式仍很常见。
这增加了零售商的风险,因为他们必须提前支付邮费,但众所周知,瑞士人的支付信誉一贯良好。这意味着,国外公司需要在瑞士开立银行账户,但瑞士购物者们更偏好于使用瑞士法郎而不是欧元进行支付,因此对于那些希望迎合瑞士购物者偏好的零售商来说,开立瑞士银行账户是明智的选择。
移动电子商务:智能化促进销售量
智能手机在瑞士越发普及。现在,瑞士已有75%的人口在使用智能手机。这一数据在两年内增长了50%,而在没有智能设备的人中,预计将有37%在未来12个月内会拥有一部智能手机。网络购物者中已有68%的人使用过智能手机进行购物。“移动电子商务”从声势微弱到发展迅猛——2014年,只占据销量的15%,2015年便已发展至25%。根据Datatrans电子商务报告,超过一半的零售商受访者表示,他们的销售额中有10%至30%来自智能手机。但IAB Switzerland表示,零售商可采取更多措施来推动这一趋势——只有三分之一的瑞士零售商针对手机或平板电脑页面定制在线内容。
PwC的《全零售》报告显示,相比手机和平板电脑,更多的购物者仍通过杂志和产品名录进行购物。报告中还指出了一些减慢潜在增长的消费者障碍:瑞士消费者主要是担心移动支付的安全性问题,还有隐私问题,因此,这意味着,相对于纸质传单,他们不会那么喜欢发送到他们移动设备上的优惠券和优惠信息。
配送趋势:可靠性、及时性物流更受依赖
瑞士网络零售商之间的竞争激烈。这表示更多零售商会重点关注改善他们的物流配送服务,希望能找到兼具可靠性、速度和灵活性的配送供应商。瑞士邮政及其子公司深受瑞士购物者信赖,是瑞士电子商务配送服务的理想合作伙伴。
全球配送趋势的最新问题仍需充分讨论,从当日达到使用提货点等。使用追踪的用户肯定会增加,而且绝大多数瑞士消费者仍希望能够送货上门。相对于配送速度,他们似乎更注重可靠性、按时配送。
据VSV的调查,对于“优先配送”服务,90%的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免费的48小时送货服务,而不是次日达收费服务。许多消费者甚至愿意用一周的时间来等待产品送达。在瑞士,免费提供配送服务并非常态,因此国外零售商会有一些回旋余地,弥补跨境运输的额外成本。IPC的研究表明,50%的瑞士消费者在其最近的跨境购物中均享受了免费送货。
在跨境购物方面,配送时间和海关事宜是最麻烦的问题。
另外,瑞士的退货率比较高,时装类的退货率更高达40%。尽管跨境退货率较低,但据IPC的数据显示,退货率已经从2015年的4%上升至2016年的7%。
(来源/雨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