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返校季,各大跨境电商平台都争先恐后进行产品促销,而在消费清单中必然少不了文具这一栏,那么当下的中国文具出口市场究竟如何?是否真的潜力无限呢?
拥有近30年传统外贸经验的宁波天虹文具有限公司电商运营汪俊杰对此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据他介绍,从1989年发展至今,宁波天虹文具有限公司依靠文具产品打出一片锦绣江山,多次获得宁海县工业综合实力20强企业荣誉,产品畅销美国、欧洲、加拿大、中东、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年出口销售额近1亿美元。
中国文具企业发力欧美市场后劲足,不断谋求新出路是关键
汪俊杰告诉雨果网,当前全球文具市场主要区分为成熟市场和发展中市场两大类别,分别具有不同的鲜明特征。欧美、日本等成熟国家,市场需求和增幅较大,已经在全球文具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中国、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行业集中度较低,主要以代工生产为主,缺乏品牌消费观念。
据中国制笔协会发布的《中国文具行业竞争态势分析》数据显示,中国文具行业市场规模约1500亿元人民币(约合215亿美元),而国际文具市场规模约2500亿美元,与中国人口占全球比重约20%相比,中国文具市场规模仅约占全球文具市场规模总额的8.6%。作为一个传统的文化大国,中国的文具出口市场需求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虽然中国的文具制造工艺还不及欧美等发达国家,但在品牌运营、技术研发以及产品设计等环节已经逐步向成熟的市场靠近。”以学生卷笔刀为例,汪俊杰表示,约有80%的消费者仍是使用手摇卷笔刀,而美国市场则截然相反,近70%的消费已经转向电动卷笔刀的使用,天虹文具以此为契机,研发出“插电+电池”双供电两用智能电动削笔器。
汪俊杰坦言:“如今中国文具出口企业仅凭借价格竞争已不能再像以往一般建立起核心竞争力,更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方向,只有努力探索出新的发展道路,与国外企业的不断融合才能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具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竞争力。”
纵观全球市场,中国文具行业出口市场利润率整体偏低
而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市场对中国文具产品的要求日益严苛,中国文具出口企业也遇到了不少的瓶颈。从产品的质量、包装、再到供货期限要求的逐步提高,甚至还延伸到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研发,将产品与环境保护、能源资源、人文环境等紧密结合起来。
以供货期限为例,汪俊杰认为,这与大卖家的可信度密不可分,“如是否按照合同规定期限内结算账期中涉及到的款项,以及账期的额度是否是在企业可承受范围之内等。”他说,通常情况下,天虹文具不会轻易开设账期这项服务,只有在不断合作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到对方运营情况过后才可认真考虑账期的事宜。
值得一提的是,汪俊杰还透露,当前中国文具企业的现状仍多集中在加工型企业居多,长期以OEM贴牌方式为海外企业加工并实现出口销售,产品附加值低,甚至技术创新以及品牌意识仍非常淡薄,与此同时,受限于中国文具行业生产方式机械化程度并不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中国整体文具行业利润率都偏低。
消费升级下,未来文具出口市场三大方向不容小觑
不可否认,现如今人们的消费方式已不再仅仅是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所需,往往转向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消费,而这一消费升级下具体到文具行业最突出的表现即是对高端文具需求的增加、品牌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产品附加功能要求的提升。
谈及文具品类的未来发展走向,汪俊杰总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产品个性、时尚化
根据德国一家商业研究院对促销市场的调查结果显示,59%的分销商都希望能更加突出产品的个性化,由此可见,追求外观时尚已经日趋成为当下文具消费的一个方向,“尤其是学生和年轻的女性,设计精良、新颖亮丽的产品往往更迎合这类群体的喜好,在超越了实用性特点的同时,文具也能成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和礼品,可谓一举两得。”他说。
第二、产品低碳环保化
伴随着各国政府对环保要求的提高,节能减排等硬性规定,消费者对环境的关注程度逐步提高,绿色环保无疑是大势所趋。雨果网了解到,早在2009年,Greener World的调查就曾表明,环保类产品近些年在国际市场中的采购量日渐高涨,其中环保办公用品领跑环保产品采购额的增长。
第三、产品多功能化
“文具产品的多功能性即是体现在单品类的附加功能特征上。”据汪俊杰介绍,目前天虹文具在电动卷笔刀等品类的研发设计上加大力度,待该产品在海外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力后,再进行品类扩充,通过增加产品的附加功能、配合有利的产能优势以此影响整个文具行业市场,如今,得益于天虹文具独树一帜的功能特征,产品已经远销海外,深受消费者的芳心。
(来源/雨果网)
一、市场综述
服装是我国跨境出口电商的重点类目。Statista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占据全球主要服装出口国43.5%的份额,而且这一份额有望继续增长。其中,女装市场预计有42%的复合率增长,到2026年,可达到万亿美元。
1、服装产业带分布
从我国服装产业链企业区域分布来看,服装产业产业链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地区,其次是华北、华中地区,西北、西南地区企业相对较少。具体来看,服装产业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上海、福建、山东、江苏、北京等地。以独立站模式深耕女装赛道的SHEIN,其供应链中心就位于广州番禺,因为番禺一带的制衣厂始终保留着传统小规模制衣生产模式以及批发时代积累下来的服装快速生产链路,与SHEIN小单快返生产模式契合。
我国服装产业链企业区域分布
(本报告由Molly和雨果跨境联合发布,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完整的服装企业名单,关注“Molly谈独立站”,回复:“服装”获取)
2、服装DTC两大赛道渐起
在DTC服装领域,有两大赛道的热度在后疫情时代迅速燃起,即大码服装和羽绒服。由于新冠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比之前更长时间呆在家里,在电视机或电脑前度过更久的时光,吃下更多的垃圾食品和含糖饮料,肥胖的人群明显增多。世界肥胖联合会发布的《2022年世界肥胖图谱》预测,到2030年,全球将有10亿人患有肥胖症,占世界成年人口的20% ,其中包括五分之一的女性和七分之一的男性。由于超重和肥胖人口的增加,大码服装的销量正在上升,这成为推动大码服装市场扩张的最关键因素之一。第三方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大码服装市场总规模达到10858.21亿元(人民币),在2021-2027预测期间内,预计大码服装市场将以3.9%的复合年增长率稳步增长,预计在2027年全球大码服装市场总规模将会达到13777.44亿元。
此外,全球经济的复苏和能源危机的影响,羽绒服的出口需求随之高升。Statista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羽绒服市场总值约为1013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845亿美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羽绒服生产基地,随着产品设计、材质工艺、营销推广上的持续精进,中国的羽绒服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也日益壮大。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羽绒服出口量8470万件,2020、2021年出口量受疫情影响虽有下降,也分别达到了7067万、7782万件。
二、案例分析
(一)大码女装品牌BloomChic
BloomChic是广州深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大码女装品牌,由美特斯邦威周成建之子胡周斌创立。品牌独立站bloomchic.com于2021年3月建立,主要针对北美市场。成立一年,BloomChic就完成了三轮融资,其中包含了明势资本、五源资本、绿洲资本等全球知名资本大佬。
1、流量分析
2022年,BloomChic的独立站流量出现大幅增长,站内流量已经超百万。根据similarweb数据显示,bloomchic.com的流量在今年五月份迎来爆发性增长,9月份整体流量已经破百万,达到115万。
BloomChic网站流量变化
(本报告由Molly和雨果跨境联合发布,图片来自similarweb)
bloomchic.com网站流量来源丰富,包含直接访问、搜索广告、社交媒体、外链、展示广告、电子邮件等渠道。多渠道的流量来源才能保证网站的可持续发展,并减少只依靠单渠道所带来的风险。
BloomChic网站流量来源
(本报告由Molly和雨果跨境联合发布,图片来自similarweb)
(1)品牌词
在所有渠道中,BloomChic的直接访问占比达45.47%,证明品牌的直接受众高,愿意直接搜索网站域名。可见,一个简洁易记、彰显品牌特色的域名可以替网站加不少分,因此,在选择网址时,域名要设置得相对较短且简单易记,必须包含品牌名,避免累赘信息。
BloomChic网站流量渠道
(本报告由Molly和雨果跨境联合发布,图片来自谷歌趋势)
以bloomchic.com为例,该域名就包含了品牌名,并且根据谷歌趋势,可以发现“bloomchic”的搜索趋势不断上涨,通过品牌词流量可以侧面反映品牌的声量在不断提高。
“bloomchic”搜索趋势
(本报告由Molly和雨果跨境联合发布,图片来自谷歌趋势)
(2)自然与付费流量
BloomChic的关键词搜索占比25.61%,其中自然搜索占比56.94%,有744个关键词贡献了自然流量,品牌词相关的流量占比达70%。
BloomChic网站自然流量与付费流量情况
(本报告由Molly和雨果跨境联合发布,图片来自Semrush)
2022年6月后,BloomChic的付费流量占比持续增大,流量成本由原来的几十美元提升至7万美元。主要通过品类大词来吸引流量,例如plussize dresses、plussize clothes等,抓住了plus size在春夏有比较显著的流量趋势。
作为一个新的网站,在发展前期需要借助付费流量帮助带动自然流量,付费流量起来后,品牌的自然流量就会起来。
(3)社媒引流
BloomChic在主流的社媒平台上表现较稳,有其差异化运营特点。
Facebook的关注用户数达到了169810,主页运营以品牌产品曝光为主,banner图已经开始为黑五进行预热。主页设置了“到网站购物”入口,能引导用户跳转至官网进行购买。
Instagram的关注者为39.8万,Instagram作为女性服装品牌的主要战地,内容除了产品更新外增多了分享红人/买家秀,抓住了竖版短视频的热潮(Instagram-reels),但缺乏与品牌价值观/女性力量相关的内容。BloomChic在Instagram主页进行了快拍精选集的运营,能够让到访主页的用户在短时间内就看到品牌想要呈现给消费者看到的内容,但有部分精选集运营频率较低。建议固定品牌专属的hashtag,类似chicme有#chicmebabe,虽然部分内容带有#Bloomchic、#bloomboldly、#bloom 10to30,但不是所有内容均有标注,目前与#Bloomchic相关的帖文内容较少。
▪TikTok
BloomChic在TikTok的关注者为70.47万,累积的点赞量为380万,以分享买家开箱短视频为主,搭配特效和运镜,帮助提升视频的趣味性。
欲解锁完整版的2022年《Molly百家独立站报告之服装篇》关注下方二维码,回复“服装”即可领取!
(来源:Molly谈独立站)
据悉,有亚马逊卖家受到了竞争对手的胁迫,有两名卖家甚至声称收到了死亡威胁。卖家表示,竞争对手这么做是为了阻止他们出售同款商品。
一位卖家公布了竞争对手发给他的威胁信息:
“你好。我们发现你跟卖了我们的产品,一般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会向跟卖卖家发出警告。如果警告对你不起作用,不好意思,我们会采取第二步——购买你的产品,然后发起A-to-Z索赔,或者投诉你卖假货。相信你很清楚一旦我们这么做,亚马逊会采取什么行动。我们坚持自己创建listing,并关闭同类listing,请关闭或删除你的listing,谢谢!”
(卖家处理A-to-Z索赔要比一般的退换货问题棘手。因为一旦A-to-Z索赔成立,会影响卖家的订单缺陷率(ODR)以及完美订单(POP)的分数。)
另一位卖家说,从他2年前进入亚马逊开始,这类威胁信息就没有断过。而且最近还有竞争对手威胁要用30个不同账户购买他店里的商品,然后发起A-to-Z索赔,来 “摧毁”他的店铺。这位卖家两星期前就将这个情况告诉了亚马逊,但亚马逊没有回应。
亚马逊对此类威胁的不作为令他很失望,但也有卖家指出,亚马逊是有在行动的。
一卖家表示,他们曾向亚马逊报告了类似的“恐怖事件”,在亚马逊的帮助下,他们再也没有受到类似的“骚扰”。
针对此类问题,外媒向亚马逊进行了咨询,亚马逊是这么回答的:
“亚马逊对这种欺凌行为零容忍。卖家如果发现有谁做出不良行为违反亚马逊政策,我们鼓励他们直接联系我们,方便我们做出调查并采取行动。”
还有个卖家描述了他的经历,让人有点啼笑皆非。
这个卖家在亚马逊卖一件二手产品(还没卖出去),这件产品是他的祖母从亚马逊买来送给他的,但他不太喜欢,于是决定卖出去。当他在亚马逊刊登产品后,就收到了一个中国卖家的威胁信息,威胁要留下差评以及采取暴力措施,发现没有用后,这位中国卖家发了这么一条信息:“You think because I am in China that I can't hurt you? I have friends who will gladly slit your throat。(你以为我在中国就伤不到你吗?我有朋友很乐意帮我割开你的喉咙!)”
收到威胁信息后,这位卖家就向亚马逊报告了,但似乎并没有什么作用。向他发送威胁信息的买家账号仍然活跃在亚马逊上。
这位卖家说:“不确定他用来发送威胁信息的买家账户是否与他的卖家账户关联,或者亚马逊根本不在乎平台卖家受到威胁。”
另一个卖家说,2017年,一个卖家通过亚马逊消息系统向她发送了死亡威胁,她当即将信息截屏发在了在亚马逊英国站卖家论坛,该卖家在3天内就被亚马逊暂停了卖家账户。
或许对于亚马逊卖家来说,可怕的不是竞争对手有多少,而是竞争对手采取的手段有多“脏”。
(来源/雨果网)
俄罗斯电商企业协会AITC建议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对在速卖通等海外电商平台上销售产品的卖家加强监管。它表示,这些卖家销售许多未经俄罗斯安全认证的产品,例如儿童用品,平台应该制止卖家这种行为。但律师表示,禁止中国卖家在俄罗斯销售产品非常困难,阻止消费者访问这些卖家的网站还更容易些。
1月9日,AITC在提交给工业和贸易部部长Denis Manturov的文件中表示,电商平台应该告知买家,平台上销售的产品有些可能不符合欧亚经济联盟标准。AITC认为,如果卖家没有产品安全证书,平台应该在产品信息处展示这点。
AITC还在文件的附件中展示了速卖通上中国卖家销售的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例如密胺儿童餐具,并附上了在速卖通上向中国卖家购买的奶瓶实验室测试结果,BPA水平超出了允许范围。
AITC发言人YuliaGaleeva表示,没有安全认证、包含有害物质的儿童产品主要来自速卖通,但中国卖家也会在其它电商平台上销售此类产品。速卖通、Pandao和Joom等平台对此不予置评。
根据关税联盟的技术规范规定,儿童餐具不能由密胺、聚碳酸酯和聚氯乙烯等材料制成。如果俄罗斯企业销售密胺儿童餐具最高会被罚款30万卢布(约人民币3.3959万元)。AITC的Alexei Fedorov表示:“电商销售很难控制。有中国卖家非法销售禁售产品。而且此类产品应该被召回,还要惩罚零售商。”
据了解,工业和贸易部目前正在考虑AITC的请求。AITC强调,欧亚经济联盟(EAEC)国家应该重视卖家不遵守产品安全和质量强制性要求的问题,而且这些要求同样适用于俄罗斯消费者在国外购买到的产品。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表示:“随着跨境电商市场不断发展,这一问题也应该被提上议程。我们想制定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俄罗斯儿童制品工业同业公会(Association of Children's Goods Industry Enterprises)主席AntoninaTsytsulina表示,让国外电商平台警告买家产品不安全并没有多少效果,但她认为可以强制要求卖家产品要得到俄罗斯相关安全认证才能出售,否则平台就阻止卖家销售此类产品。
但问题在于,中国卖家是否能严格遵守相关规则。AITC咨询律师主管KseniaStepanova认为:“要阻止中国卖家在俄罗斯销售未经安全认证的产品非常难,但至少阻止买家访问卖家的网站还是有可能的。”
(来源/雨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