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海运贸易那是异常的火热,市场货运量持续上升导致货运紧张状况加剧,促使整个市场运价全线普涨。海陆空运价暴涨更让很多货主叫苦不迭,空箱加价也难抢,外贸货主已经哭晕在船上....
对此,许多外贸货主表示我们要发言:
外贸货主A:好不容易订到了船舱,可是找不到集装箱.
外贸货主B:空运价格每秒飙涨,海运费直翻23倍谁受得了
外贸货主C:最高竟然1200元预定一个高箱,还有价无市!究竟多缺....
外贸货主D:这种状况还要持续多久呢?
对于外贸货主的发言,小编也发现: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抢船期、抢集装箱的情况,即使闲置船舶相继恢复运营,依然难以满足需求。船公司缺箱情况,如下表所示:
这波抢空箱的大潮从10月24日开启,10月24日加价为500/柜,而后呈一个上升的趋势。由700-800元一个空箱,到1000元定一个空箱,最高达到了1200预定一个空箱!但是,很多外贸货主表示:有价无市!难!
要知道九月份正是太平洋航线的运输旺季,许多港口的集装箱创月历史新高,美国航线集装箱海运价格也是暴涨到近8年来最高点。
据最新一期的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显示,在跨太平洋贸易中,运价依旧保持着上涨的趋势。去往美国西海岸的航线上涨24美元,至3,865美元/FEU;到东海岸的航线上涨6美元,至4,625美元/FEU,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4%和92%。
小编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船运集装箱周转不畅是导致运输成本增高、物流价格上涨的一大原因。
2、由于疫情的影响,国内生活用品和防疫物资的出口需求大幅增加。但是国外到中国的货物却是大批减少,导致很多船运公司国外返程时出现空船甚至亏载的情况。
当然不光是海运的费用上涨,铁路缺箱也是堪忧,陆上甚至空运价格都是持续上涨。
据悉,许多航空公司已经陆续发出运费涨价的通知。主要原因有两个:
1、APPLE、HUEWEI等企业都已经有大批量的出货。
2、秋冬季欧美疫情卷土重来,防疫物资急需大量补货。
对于外贸货主提出的何时才能恢复至以前水平的问题,相关人士也是发表了看法。
目前集装箱的运力正在全面恢复中,并开始增加临时航班。但是航线的布局调整需要时间,供需的矛盾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运价的上涨主要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并非能人为操控。
因此在这里,小编提醒大家:全球经济贸易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运输市场也可能会出现波动。大家尽早制定出货计划,合理安排出货。
2017年共举办8002场会展活动
当前,海口市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围绕海南省12大重点产业,每年在岛外促销10次以上,并提出了“海口—中国会议之角”的概念,成立了“会展推广服务中心”,通过政企结合打开会展营销新局面。
“自2011年7月开馆以来,海南国际会展中心所接待的会展活动数量和规模持续增长。”海南国际会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特别是近两年来,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国际会议越来越多。2017年,海口共举办各类会展活动约8002场,同比增长27%。
会展业成扩大内需有效渠道
“会展服务收入与住宿餐饮、广告印刷、交通运输、购物娱乐等关联行业收入比例不断提升。”海口市会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海口大力发展“会展+”模式,以会议和展览企业为龙头,以交通、物流等为支撑,策划、广告、印刷、设计、安装等为配套的会展产业集群,增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能力,带动各类会展服务企业发展壮大。近两年举办的各类会展活动涵盖汽车、房地产等20多个行业领域,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达到1∶6以上,成为海口市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优化产业结构、开拓贸易投资新市场的有效渠道。
今后,海口还要重点促进会展与十二大重点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优化市场资源配置,让日益增强的软实力成为海口会展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还将充分利用20位智库专家和15位会议大使在传播方面的优势,帮助海口在国际会议上进行推广,提升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吸引大家积极来海口办会办展。”海口市会展局相关负责人说。
2017
海口共举办各类会展活动约8002场,同比增长27%。
规模以上会议242场,同比增长35%;
千人会议46场,同比增长76%;
规模以上展览总面积80.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5%;
上万平方米展览28个,同比增长17%。
2018
海口将力争举办规模以上会展活动310场,同比增长20%左右;
会展业综合收入力争实现11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
据了解,本次试点海关包括天津、呼和浩特、满洲里、沈阳、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厦门、南昌、青岛、郑州、武汉、广州、深圳、拱北、黄埔、湛江、南宁、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在内的26个城市。各试点海关统一适用全国统一版的信息化系统开展试点。
实施新监管模式试点的企业,必须是以自己名义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生产型企业,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海关信用等级为一般认证及以上的;
2.海关信用等级为一般信用企业,且企业内部加工贸易货物流和数据流透明清晰,逻辑链完整,耗料可追溯,满足海关监管要求的。
新监管模式的业务范围包括:账册设立(变更)、进出口、外发加工、深加工结转、内销、剩余料件结转、核报和核销、本企业或本集团的售后维修等。
在核销周期内,企业采用自主核报方式向海关办理核销手续,其中,对核销周期超过一年的,企业应进行年度申报。各试点海关可结合各自实际,选择有需求且符合有关要求的加工贸易企业开展试点。
另外,企业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海关不再对其实施新监管模式:
1.信用类别降为失信企业的;
2.内部信息化系统不完备,加工贸易货物流和数据流逻辑链条不完整,耗料管理不能满足海关监管要求的;
3.不能规范办理海关手续,不能按要求及时提交、保留、存储相关数据、单证和资料的;
4.主动申请不实施新监管模式的;
5.其他需要撤销新监管模式的。
海关不再对其实施新监管模式账册管理的,自确定之日起30日内,企业应向海关办理该账册核销手续。
此次改革后,海关对加工贸易的监管模式变为以企业为单元的监管模式。改革后,更贴近企业生产需求实际,便利企业申报,减少程序性违规问题发生。